終於來到行為學派治療的章節
這裡的一切是心理與諮商輔導之中最接近教育的一塊
而事實上
我認為教育應該學習行為治療
如果能將行為治療的觀念運用於教育之中
教育才是有功能的
否則
都只是填鴨教學
照本宣科而已
行為治療有四個重大發展領域
古典制約(反應制約)
個體能經由透過配對刺激產生反應來學習
重點在於配對的刺激
經由一段時間的出現之後
固定的反應就會出現
由Pavlov的狗的實驗所發現
他發現把食物送到狗的嘴巴會使狗分泌唾液
如果在食物出現的同時出現中性刺激(鐘聲)
持續一段時間之後
僅僅單獨出現鐘聲也會讓狗分泌唾液
這是非常重要的發現
因為古典制約
Wolpe發展了偉大的系統減敏感法
這項技術使得行為治療成為所有學派之中
對於DSM-IV-TR中幾乎所有症狀都能治癒的學派
操作制約
是一種學習
藉由行為的後果來影響個體的行為表現
如果行為被帶來的環境改變是被增強的
那麼這項行為再次出現的機率就會增加
由Skinner發展出來
基本上就是有名的行為改變技術
運用正負增強 獎賞 懲罰 消弱
在設計的情境下
形塑社會化的適應行為
社會學習取向(社會認知取向)
和前兩個不同的是
社會學習取向是互動的 跨學科領域的 多元模式的
基本上是由環境 個人因素 個體行為三個因素交互作用的反應歷程
而環境事件對行為的效果
決定於認知歷程
由Bandura提出
認為人是有能力作自我指導的
可以自身引導自我改變
而自我效能
只是指個體的信念或期望
個體是依據自我效能來掌控情境
導引出自己所希望出現的行為
認知行為治療
社會學習取向和認知行為治療是當代心理治療的主流
由於重視思考
所以行為問題其實已經將認知因素視為中心
強調情感 行為 認知三個層面的互動
而也因為認知行為治療的出現
整合式多元模式治療也就出現了
代表人物 Beck和Ellis與Meichenbaum還有Lazars
行為治療所陳述的其實只是教導當事人一些技巧
讓當事人在遇到問題時能有更多反應選項可以選擇
以下是行為治療的六個特徵
行為治療是以科學方法的原理和程序為基礎
行為治療師運用的是從實驗結果衍生的原理
強調明確性和實徵的評估
一切都是具體和客觀
而且會持續修正
處理的是當事人當前問題與影響問題的因素
強調當前所受到的影響
和可以修正當事人表現的因素
處理讓當事人持續問題行為的因素
並藉由改變環境事件
促成當事人行為改變
這就是所謂的功能評估或是行為分析
期待當事人主動參與特定行動
行動才是改變的開始
當事人必須自己監控自己的行為
將在諮商室學到的一切帶到現實中執行
學習
就是治療核心
在行為治療中
來諮商是就是要學習到適應良好的行為
以取代舊的適應不良的行為
當事人要發生改變不需要對潛藏的心理動力有所頓悟
行為的改變是在自我了解之前或同時就會發生
甚至有可能是因為行為的改變導致當事人提升自我的了解
所以行為學派認為
知道自己問題所在和知道如何改變是兩回事
直接評估行為包括外顯和隱諱的
直接去指認問題
然後評估改變的狀況
對於標定的問題
透過觀察和自我監控給予直接評估
行為治療師還會尋找支持標的行為的社會支持網路
針對介入措施和其效果予以衡鑑
強調自我控制
所以整個過程會以自我改變與自我負責為最終目標
行為治療技術配合當事人獨特需求做彈性變化
行為治療在設計行為改變方案時通常以這句話做為指引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
對這位當事人的某個問題
由誰來實施何種治療方式會是最有效的!
接下來是每位行為治療師一開始都會做的事情
功能評估(行為分析)
運用ABC模式系統性的蒐集訊息
A-前置因子(前置事件)
指那些帶出或引發特定行為的事件
B-行為
指問題行為
C-後續事件
指讓行為持續增強或減弱的事件
這段期間行為治療師要界定出相關的前置事件和後續事件
並將問題行為明確的界定出來
在評估改變的可能性之後
設計計畫與行動
接下來要介紹行為治療的重點--技術
應用行為分析:操作制約技術(行為改變技術)
正增強
在個體出現某行為之後增加對個體有價值的事物
而伴隨行為出現的刺激 就是正增強物
通常來說
像是讚美 關注 金錢 食物等
基本上目標都是要消除某種不好的行為
用正增強增加較好的行為次數
負增強
個體為了逃避不愉快的情境(嫌惡刺激)
會受驅動去展現一個好的行為
基本上就是當好的行為出現時
減少對個體的嫌惡刺激
消弱
當特定行為出現時
停止增強一個原本受增強的反應
現在發現使用消弱會有不太好的副作用
因為消弱只是減少或消除某行為
並無法取代那些已經消除的反應
所以容易產生憤怒和攻擊性
所以必須和一些增強技術配合使用
懲罰(嫌惡控制)
讓行為後果導致該行為發生減少
分兩種懲罰
-正懲罰
在某行為出現後給予嫌惡刺激以減少該行為發生次數
-負懲罰
在某行為出現後移除增強物以減低該行為發生次數
Skinner認為懲罰是很有侷限性的技術
最好的行為分析還是運用系統性正增強來控制行為
鬆弛訓練
我個人在接受初階行為訓練時
發現放鬆是要練習的
光指導鬆弛就需要四小時以上
才能達到真正的放下
鬆弛的先決條件是專注
因為專注所以才能將身體的肌肉逐一放鬆
透過深度規律的呼吸
達到深層專注與放鬆
放鬆順序是
手臂 頭 頸 肩膀 背 腹部 胸腔 下肢
每天練習25分鐘以習慣
系統減敏感法
讓當事人想像會激起焦慮的情境
從最輕微的逐漸遞增至最劇烈的
同時讓他們從事與焦慮相對抗的行為
有三大步驟
一是鬆弛訓練
必須先讓當事人習慣運用鬆弛技巧
二是擬定焦慮情境階層表
協助當事人針對每一個明確範圍訂定焦慮階層
三是適當的系統減敏感程序
首先
每個階層都必須到達不再感覺焦慮才能往下一個階層進行
接著
配合家庭作業和追蹤
也就是回家練習鬆弛技巧和讓自己能直接面對現實環境
最後
整個過程中只要當事人無法忍受
是隨時都可以中斷的
暴露治療法
基本上是用來處理恐懼或其他類型的負面情緒反應
在行為治療師嚴謹的控制下
面對引發問題的環境
現場暴露法
讓當事人暴露於一系列恐懼事件之前
而且面對的是真正的現場實境
只是時間很短而且是漸進式的
洪水法
當事人必須長時間暴露在引發焦慮的刺激下
但是他們所擔心的後果卻不會發生
特別要提的是
洪水法對於焦慮疾患 恐懼症 過渡強迫性行為 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非常有效果
而且效果非常持久
不過
並不是每一位當事人都適合
量身打造才是行為治療的重點
運用眼球的規律運動
加上大腦雙測的刺激
這是對於PTSD具有極高評價治療方式
由Shapiro在2001所創
然則
我們必須強調
使用EMDR的行為治療師必須要有豐富的臨床實務
因為這是具有危險性的治療方式
最困難的問題點在於
當下當事人出現的不可預期反應
所以就算是行為治療師
也必須取得EMDR認證才能使用此技術
社會技巧訓練
這是很大的範疇
老實說大部分人都會希望有好的社交技巧
然則我們必須說
行為治療這裡提供的有的是原則
有的因人而異
基本上
比較常用的是憤怒管理訓練和自我肯定訓練
因為原理差不多
以下介紹自我肯定訓練
自我肯定訓練
如果你是下面形容的一份子
自我肯定訓練將是你很好的選擇
-很難將憤怒或煩躁表達出來
-不太會說"不"的人
-過度禮貌 容易被佔便宜的人
-不容易表達情感或其他正面情緒的人
-認為自己沒有權利表達自我想法 信念 感受的人
-社交恐懼症
整個實施過程目標就是提升當事人的行為資料庫
讓當事人在面臨問題時有更多的行為選擇
並教導以某種方式表達自我
自我調整方案與自我指導行為
自我調整的策略很多
包括了自我監控 自我酬賞 自我契約 刺激控制 自我模仿等
基本上
就是傳授面對困難時如何使用因應技巧
來促成行為改變
在實行自我調整時通常都會配合自我指導
以強化在實際遭遇問題時能夠使用
多元模式治療:臨床行為治療(BASIC I.D.)
由Lazarus提出的綜合性 整合性 系統性的行為治療
採用技術折衷主義
認為只要是適合的
各學派的技術都可以拿來運用
而我們只要將複雜的人格用BASIC I.D.七個向度來做檢視
找出當事人的核心課題
B-行為
所有可觀測的行為
包含習慣和特殊反應
我們可用的問題像是
想要改變什麼?
想停止什麼行為?
你的主要優點是什麼?
A-情感
情緒 心情和感受
我們可用的問題像是
什麼情緒對你來說是個問題?
你覺得最長感受到的心情是什麼?
S-感覺
這裡專指五種生理基本感覺
觸 味 嗅 視 聽
我們可用的問題像是
有沒有過痛苦的感覺 像是暈眩之類的?
最喜歡看到什麼和最討厭看到什麼?
I-想像
描述記憶和夢境
我們可用的問題像是
有沒有會重複的夢境困擾著你?
你覺得自己現在看起來如何?
C-認知
價值觀 態度 信念 洞察力 哲學觀 想法 意見 自我對話 判斷力
我們可用的問題像是
你有座右銘嗎?
你最寶貴的想法或觀念是什麼?
I-人際關係
與他人的互動
我們可用的問題像是
你可以和其他人親密到什麼程度?
想從重要他人那裡獲得什麼?
D-藥物 生物功能與運動
服用的藥物和飲食習慣與運動型態
我們可用的問題像是
會不會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
你最常做什麼類型的運動?
BASIC I.D.可以很有效的建構起當事人的一切相關資料
簡單來說
他能夠在很短的時間描繪出當事人的人格面向
行為治療的主流已從之前的基進行為主義
漸漸轉移到認知行為治療和社會學習取向
由於認知行為治療現階段發展出很多新的內容
所以我一併放到下篇心得中
行為主義提供了對於為當事人量身設計的行為改變計畫
以及隨時隨地的衡鑑再評估
來為計畫作修正
這樣科學的精神正是其他學派應該要納入的
一切都必須是站在當事人立場做著想
對當事人好的就是好的
行為主義的技術非常多
他們會不斷開發
也同時不斷淘汰
會接收其他學派的技術
甚至還會改良
儘管我本身並非基進行為主義論者
但是我必須承認
行為學派治療
是所有治療之中最科學的
行為治療 完結
我們不僅僅是環境力量的被動驅使
或受到內在衝動所驅使
人的行為背後更有認知-情感的驅動力量
我可以隨時提出證據證明人在每一個生活的層面都是可以選擇的!
-------------------------Albert Bandura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