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治療
老實說改變的幅度蠻大的
不過主要的內容跟我在學習的時候沒有太大的差別
我想我應該有些慶幸

由於是屬於存在主義下發展出來的
很多思考架構基本是是一樣的

完形治療認為
要了解一個人必須從個人與環境互動的脈絡 過程中察覺
當代的完形已經脫離一開始那樣
嚴苛的面質與戲劇化的操弄
取而代之的是與個人中心結合的
關係與對話

當事人必須自己站起來
自己去處理自己的生命問題
所以完形心理師必須協助個案個人化

-協助當事人移去環境支持轉而成為自我支持
-從中將已被摒除的部分自我重新整合到人格之中

完形認為人要自我調整是有條件的
個人只有在能夠充分察覺周遭所發生的事情
才能在環境中出現自我調整的能力

綜合以上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
完形是存在主義和現象學結合的
所以注重歷程 不重視內容
當事人越不想要做自己
就越是會停留原地無法改變

接下來是完形的主要概念

整體觀

本質是統整且不可分割
整體不等於部分的總和
一切必須被全盤考量
重視當事人的一切
尤其強調影像和背景

我想最主要就是
人是如何和整個環境做接觸和整合

場地理論

基本上就是指整體的環境
人是生活在環境之中的
而環境是隨時都在變動的
這表示
人的一切是變動環境的一部份
所以
場地是不斷被製造 再製造出來的

心理師要做的就是了解場地 製造場地 使用場地

影像形成歷程

影像
在這一瞬間
當事人在經驗範圍內最明顯的部分

背景
當事人尚未察覺的部分

有機體的自我調整

有機體會盡力以本身能力及環境資源作自我調整
透過採取行動 進行接觸
以重回平衡或是成長改變

未竟事物

當影像從背景中浮現
但並沒有完成解決時
便會在人心中留存
並造成不可預期的情緒經驗

因為這些情緒徘徊在背景之中
沒有被充分覺察
導致心不在焉 強迫行為 不斷擔心 沈悶無神 自我欺瞞
而且當未竟事物力量夠強大時
還會成身體的阻塞
引發身體的病徵

不可否認這樣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很多身心症造成的原因就是如此
由於我本身也有這樣的經驗
或許這也是讓我對於完形理論之中的未竟事物特別有興趣的原因

抵抗接觸

想要改變與成長
就必須接觸
只要能自然的與人產生互動時
不失去自體感

然則
我們卻常常抵抗接觸
用下面的方法

內攝
指不加思索
未加以消化使之適合自己
就接受他人的標準與信念

這最常出現在家庭之中
小孩與父母的互動最常如此
導致許多小孩在長大之後時常迷惘
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最後常造成價值觀混亂 崩潰
出現反社會行為
喜怒違常

投射
就是把自我摒除的部分丟給環境
常會在他人身上看到自己被摒除的部分
這種不真實看待自我
也是不願意為自己負責的行為

在這樣的情形下
很多年輕人常感嘆是所謂的白老鼠
環境下的犧牲者
而且常主觀懷疑他人說話背後一定有其他含意或是意圖
形成不容易相信他人的情況

迴攝
就是把想要對別人做的
轉回來對自己做
或者是
把想要別人對自己做的事
轉為自己對自己做

通常是因為害怕尷尬
或是感到罪惡時會出現的抵抗接觸
像是自殘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解離
這是一種很混亂的過程
指人們運用過度幽默 抽象概括 問問題而不表達自我想法
來避免真實的接觸

基本上
只討論他人不說自己
喜歡拖泥帶水的說事情等
都是解離的表現
這段期間不想面對自我
也不願讓其他人知道
一切都是處在矛盾 不一致之中

混淆
指自己和環境區分不清
不太能清楚劃分自己的內在經驗與外在現實

基本上會認為一切都會和自己所想的一致
所以不會發生衝突
不會覺得憤怒
有時候會呈現極端盲從

完形治療由六大元素構成

-持續的經驗
-當下
-矛盾的改變理論
-實驗
-真誠接觸
-歷程導向診斷

其中我們不難看出完形治療的精髓
由存在主義發展出來的個人經驗
以及重視當下的想法
然則
當一個人做了一些不一樣的事情
就會認為自己改變
其實並沒有
當人可以體悟到原來自己所認為的改變其實根本不是改變的時候
改變就發生了
所以為了讓人能夠覺察
我們必須專為當事人設計一些實驗
配合真誠的接觸
讓當事人能夠在被製造出來的場地之中
不斷的覺察當下
整個歷程中也不斷評估
最後完成改變
而完形治療也完成了

完形治療透過當事人統整三階斷來說明當事人的成長

一是發現
對自己有新的認識
或是對於舊的情境有新的領悟
或是對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有新的看法
這時會產生訝異

二是調適
當事人會重新認知到自己是有重新選擇的機會的
這時會開始勇於嘗試

三是同化
當事人學會如何影響他的環境
這時會開始處理生活周遭的一切
開始有信心

完形的技術通常都是透過很多量身打造的實驗發展出來的
很多時候也很適合用在團體治療之中

空椅技術

由於完形發現人格常會分裂成優勝者與劣敗者兩極
而衝突焦點也在其上
透過外化這樣的內攝
將兩極戰爭呈現出來

準備兩張椅子
請當事人坐在其中之一
先扮演優勝者
之後再轉到另一張椅子
扮演劣敗者

目的是要當事人學會接受
並且與兩極共處

繞圈子

邀請當事人對於一些人
說 或是做一些事
最主要是協助當事人投入

這最常用在團體之中
在這一刻
每個人都將參與其中

倒轉技術

邀請當事人扮演一位和自己完全相反的人
通常是要讓當事人面對自己的另一面
接受自己一些不被承認的特質

完形還有很多技術
像是預演練習 誇大練習 停留 夢的對話等等
然則
這麼多的技術
我們要注意的是
對當事人而言適不適合

完形的重點是覺察 接觸  實驗
覺察才是重點
要是沒有覺察自己和身邊的一切
後面的接觸和實驗都是危險的

協助當事人接觸要非常小心
支持與鼓勵將是影響當事人是否有勇氣面對
我們必須善加利用場地
讓當事人更加知道自己的資源
和環境的資源

實驗必須為當事人量身打造
更需要隨著歷程的推進做評估與修改
這裡我覺得行為學派將是最好的代表
只要不適合就立刻放棄並做修正
這樣的想法我想是很正確的

完形部分  完結




心理師最需要什麼?
敏銳 掌握時機 創造性 同理與尊重當事人
不然
心理師所做的一切
就像丟回力棒
   
   -----------完形心理師 Zink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獨孤雲天 的頭像
    獨孤雲天

    暴肝人實錄

    獨孤雲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