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後現代主義大約是在1985年出現的東西
整個理論我們稱之為社會建構論
這是個很特別的內容
基本上可說是完全顛覆現代心理治療的各種論點

社會建構論相信真實並不獨立於觀察過程而客觀存在
重視屬於當事人的真理
不去評斷正確性或合理性
所以
當人認為它是一個問題時
問題才真正存在

同時還有一個觀念
那就是語言本身和故事中所用的語言
都會創造出不同的意義
隨著當事人的不同
同一件事便有意義的不同

心理師並非生活或解決問題的專家
社會建構論認為
心理師應該是要努力成為一種專門幫助當事人探索自己
並依當事人的知覺來找到那些真正能讓他滿足生活的參考架構
所以
心理師應該是一名合作伙伴或諮詢者
當事人才是自己生活的專家

社會建構論有四大假設

一是挑戰傳統知識 歡迎批判的態度
提醒我們對於世界既存的假設要抱持懷疑的態度

二是語言和概念具有歷史文化特性
知識是被特定的歷史和文化所束縛
我們了解世界的方式並不一定比別人了解世界的方式優秀

三是知識是透過社會歷程所建構
真理是不同的人
在每天生活的互動中逐漸形成
所以並不存在一個所謂正確假設
可以應用到所有單一的個體身上

四是協商的理解被視為是一種影響社會生活的行動
知識是透過對話和敘事的過程中不斷被製造出來的
所以知識和社會行動是一體兩面 相輔相成

下面是介紹幾個後現代治療的取向
然則目前發展最為重要的
是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和敘事治療

回饋小組

Tom Andersen無意間發展出來
運用鏡後問診技術
由一位心理師在一個房間與一個家庭晤談
同時有一群心理師在另一房間中透過雙向玻璃觀看
觀察小組會將建議的策略性介入措施傳達至治療現場
然則在經過會晤家庭同意之後
觀察室的燈亮起
由訪談的心理師和家庭成員反過來觀看治療小組的討論

合作語言系統取向

Harlene AndersonHarold Goolishian提出
是一種非結構性的社會建構對話取向
主張關懷個案 與個案同在的觀點
相信人類的生活是由個人和家庭成員在不斷敘說當中建構而成
敘說的內容包含人們生活的過程和意義

當人或家庭尋求治療時
往往都是被固著在一種對話系統上
而心理師都是有興趣在不知情的狀態下進入治療
於是與個案建立了關懷關係
心理師不斷保持著好奇 想要了解的意願
刺激當事人不斷回答心理師提出的問題
並且促進當事人在文本上的重複再重複
在經驗重現的時刻
同時在當下也建構過去的歷史
新的意義便很容易出現

敘事治療

Michael WhiteDavid Epston是代表人物
認為個人根據強勢的故事來建構起生活的意義
並且視之為真理
由於強勢文化敘說的力量相當強大
讓個體與家庭會內化這些觀點
然而這些觀點往往是對他們完全無益的
而治療就是幫助當事人
從外在系統所產生的外化問題和強勢故事中
重新建構個人的權益
有幾個主要概念

敘事治療的焦點
首先鼓勵心理師和當事人建立合作關係
運用問句來引導當事人探索
避免對當事人貼標籤
協助當事人了解問題對生活的影響
幫助當事人將自己的故事從主流強勢的敘事取向中區分開來
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生命敘事

故事的角色
故事會影響著我們的實際生活
它會建構並組織所看到的 感覺到的 行動的
當事人並不是活在病態失意人生的心理疾病犧牲者
而是蓄勢待發的勝利者

用開放心靈傾聽
基本上這也是社會建構論的主要概念
就是要用不批判 不責備 肯定 讚美的態度
來聆聽當事人的故事
然則
心理師必須在傾聽當事人充滿問題的故事同時
不被卡在其中
重點放在當事人對抗問題壓迫的能力上
我們要展現對當事人的信心
儘管當事人不相信或看不到
我們仍應要相信
並讓當事人看到這樣的力量與能力

在對話中
我們要極力避免發生概括語言
簡單來說
就是不用定義性的敘述來降低個人的複雜性
不用單一的性質來描述一個人的性質
所以
我們要讓當事人與問題分開來

一個人的問題 行為 做法
和人本身無關
這些是無法代表這一個人的

基本上敘事治療反對技術這個觀點
所以
我只說他們常運用的一些原則

提問
類似蘇格拉底式對話
由特定談話中醞釀出來的問句
是探詢差異以創造改變的問句
目的是漸進式探索或建構當事人經驗
讓心理師對於當事人要追尋的方向有進一步認體會

外化與解構
與傳統治療不同的觀點
認為人沒有問題 問題本身才是問題
所以這項原則是要讓當事人能將人和特定問題區分開來
因為如果當事人視自己為問題
那就變成我們必須將當事人從頭到腳大改造
然則
難度是十分高的
但是若將問題與個人分開
我們便只需要從問題下手
讓當事人可以用比較健康的心態看待問題
問題就已經解決一半了

-外化對話
就是將個人與問題分開
可以有效的抵制那些壓迫且充滿問題的故事
並賦權給當事人去感到有能力掌握自己所面對的問題
過程中我們會要求當事人描繪影響

透過當事人描繪問題對自己的影響
我們可以獲得許多訊息
同時也能降低當事人的羞恥與自責

在整個對話過程中
指出問題在什麼時候完全無法掌控當事人的生活是很重要的
對於那些被問題淹沒的當事人來說
這是可以看到希望的

尋找獨特事件
簡單來說
就是讓當事人發現自己成功抵抗過問題的例子
於是
故事的發展就會從獨特的故事變成解決的故事

重寫新故事
讓當事人知道
人們是可以持續積極的改寫他們的人生
我們透過探索獨特事件這類沒被問題滲透的經驗
可以有效的協助當事人編寫新的替代故事

整個晤談的轉捩點
其實還是在當事人手中
當事人決定是否要雪則繼續停留在一個充滿問題的故事中
還是要創造一個新的不同的故事

進步證明
新故事成立的要件
是要有聽眾來欣賞和支持
常用的方法是寫敘事信
心理師寫這些信
記錄了諮商歷程
包括對問題外化的描述 問題對當事人的影響 還有當事人的力量與能力
當事人在閱讀這些信時
可以激起很多靈感
因為信中呈現的是當事人面對問題的掙扎與努力
而這正是當事人真正喜歡的新故事

解法導向治療

O'HanlonWeiner-Davis受到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和策略取向影響發展出來
基本上很多觀點幾乎與焦點解決短期取向無異
基於Corey把這兩部分合在一起說明
我自己本身也找不到純解法導向的文獻
大部分都是這兩位在發展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時的內容
所以就直接進入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

Steve de ShazerInsoo Kim Berg兩人為先驅並致力發展
把焦點從問題轉移到解答
原因是
知道問題發生的原因對於解決問題沒有直接的幫助
因為去了解問題之後所產生的解答
每個人都不一定適用
也就是說
去找正確的解答是無意義的
所以SFBT不談過去 只重視現在和未來
認為只要當事人清楚並選擇出他們希望達到的目標
這樣就是當事人所選擇的解答
也是最適合當事人的解法

有幾個重要概念

正向的治療
SFBT假設
雖然面臨挑戰的時候
我們可能會失去方向感和自信
但其實我們都有能力去解決生命中的挑戰
心理師要做的
就是幫助當事人找到這樣的能力

站在無病理取向
心理師接納當事人形塑的情境
並幫助他們創造解答

我們常常會發現
當事人會用一種決定論的觀點來看待人生
認為在他過去曾發生的一些事情決定了他的未來
這時候我們要用樂觀的對話來做面質
強調一下有些近在咫尺的有用目標正等著他來用

尋找有用的方法
SFBT強調把焦點放在生活中有用的事件上
當事人總是會帶著一個人生已經不可能改變的故事來諮商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聚焦於
幫助當事人探索在什麼時候 什麼情況下
問題無法有力掌控當事人的生活

這個觀點挑戰傳統心理治療以問題為導向
反而以解決的方法為導向
這可以讓當事人去思考曾用過什麼方法抵抗過

SFBT在使用過程中常會注意一些原則

-找出當事人想要的
-不尋求病因 也不要把個案簡化為一個標籤
-如果當事人所做的事情無效 鼓勵他們做些不同的事情
-每一次都當作是最後一次諮商


整個過程中是非常重視合作關係的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展示心理師自己是如何運用自己的力量和資源來建構解決方法
以此來鼓勵當事人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在一開始的治療關係可能有三種

-顧客
當事人和心理師一起合作來界定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
這是最理想的狀況
-抱怨者
當事人訴說著一個無法解決 或是沒有意願要解決的問題
相信解決的方法在別人身上
心理師可以幫助他們去看到自己在問題中的角色
並採取積極行動創造解決方法
-觀光客
當事人之所以會來諮商是因為其他人要求他來的
心理師可以藉由和當事人探索可以做些什麼來滿足那些要求的人

簡單來述說解決模式
有五個步驟

第一是給當事人一個機會去描述問題
第二是心理師和當事人共同發展出清楚的目標
第三是協助當事人探索例外事件 把重點放在如何促成例外的發生
第四是在最後階段由心理師給予回饋以鼓勵當事人的進展
第五是心理師和當事人一起運用量尺來評估治療後的進步

這裡面會常用一些技術

例外問句

當事人所認定的問題
其實在某些時候沒有問題
這些沒有問題的時候就是例外事件
我們透過例外問句來詢問當事人的例外事件
看看那些問題不存在時 或是問題沒那麼嚴重時的情形

透過檢視這些例外事件
可以讓當事人找到一些方向去尋找解決方法

奇蹟問句

問當事人

如果有一天發生了一個奇蹟
過了一夜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你會如何知道問題解決了?
你覺得一切會有什麼不同?

透過這樣假設地思考
也就是改變面對問題的行動和想法就會改變問題本身
同時把焦點放在未來
可以讓當事人思考不同之處
不再被問題困住

量尺問句

當遇到不容易被觀察到的經驗時
像是感受 心情 狀態等可以使用
透過讓當事人自我評分的方式
可以讓當事人發現自己的進步
儘管只是進步一分
也是進步

首次晤談作業(FFST)

這是指心理師請當事人在第一次諮商到第二次諮商之間要完成的作業
主要是希望讓當事人觀察生活
透過在第一次諮商時討論的內容
讓當事人去觀察到希望

回饋

在每次晤談結束前休息5~10分鐘
以整理一些摘要說給當事人聽
運用三階段回饋

-鼓勵
真誠的肯定當事人已經做到能有效解決問題的事情
-橋樑
提供下一階段-建議-的理由
-建議
就是家庭作業
透過自我監控和觀察
可以因為思考的不同
造成心情 行為上的不同

後現代取向源自社會建構論
主要是認為一切都可以重新解構 再重新建構
所以沒有存在客觀的事實
一切都是主觀的現實
既然都是主觀的
那只要增加很多思考角度
一切都將會不同

後現代部分 完結

心理師要看到問題本身不一樣的地方
自己不能和當事人一樣
陷入問題的陷阱之中
我們要找的是解決方法
和當事人一起尋找希望到達的目標

 ------------------Bill O'Hanl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獨孤雲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